




塞瑞替尼(Ceri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靶向药物。自2018年5月在中国正式上市以来,塞瑞替尼凭借其卓越的疗效和安全性,为许多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探讨塞瑞替尼在中国的上市情况及其临床应用。
塞瑞替尼由诺华公司研发,2014年获得美国FDA批准。2017年,塞瑞替尼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审评中心(CDE)纳入优先审评,进入中国上市快车道。2018年5月31日,塞瑞替尼正式在国内获批上市,商品名为赞可达(Zykadia)。这一批准标志着塞瑞替尼成为继克唑替尼之后,中国第二个获批的ALK抑制剂。
塞瑞替尼主要用于此前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或者对克唑替尼不耐受的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研究表明,塞瑞替尼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例如,ASCEND-4研究显示,塞瑞替尼作为一线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16.6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8.1个月。
此外,ASCEND-8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塞瑞替尼在降低剂量后的疗效和安全性。该研究发现,每日一次450mg的剂量方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塞瑞替尼已纳入中国医保,这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如奥赛康的仿制药塞瑞替尼胶囊。患者可以通过三甲医院、药房或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获取该药物。在购买时,应仔细甄别药品真伪,注意药品的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假药或劣药。
塞瑞替尼的价格因地区和渠道而异,参考价格约为165美元/盒(150mg*50粒)。尽管如此,医保报销政策的实施使得更多患者能够负担得起这一重要治疗选择。
在使用塞瑞替尼之前,患者必须进行ALK基因检测,以确认是否适合使用该药物。检测应在有使用经验的医疗机构中进行,并由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此外,患者应告知医生自己的完整病史和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塞瑞替尼的标准初始剂量为每日一次750mg(空腹),但在临床实践中,推荐剂量已调整为每日一次450mg(随餐)。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服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如果错过一次剂量,应在想起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剂量,继续按正常时间服药。
塞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肝功能异常、高血糖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糖水平,并及时向医生报告任何不适症状。对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医生可能会建议调整剂量或使用止吐药物。
总体而言,塞瑞替尼的上市为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的治疗选择。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合理用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并减少不良反应。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