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拉帕利(Niraparib)是由葛兰素史克(GSK)研发的一种高效、选择性的每日一次口服小分子PARP1/2抑制剂。它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尼拉帕利于2020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批准,成为一种重要的维持治疗药物。本文将详细介绍尼拉帕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用药注意事项。
尼拉帕利被批准用于晚期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对一线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此外,它也适用于铂敏感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在含铂化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的维持治疗。
尼拉帕利通过抑制PARP1/2酶,阻止DNA修复过程,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这种机制尤其对BRCA突变或BRCA突变相关的卵巢癌患者特别有效。临床研究显示,尼拉帕利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生活质量。
尼拉帕利适用于以下患者群体:
尼拉帕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300毫克(3粒100毫克胶囊)。患者可以在空腹或进食时服用,建议在每天同一时间服用。如果漏服或服药后呕吐,不必补服,按预定时间服用下次剂量。在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结束后8周内应开始尼拉帕利的治疗。
尼拉帕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疲劳、腹痛、便秘、头痛和食欲下降。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骨髓抑制(如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患者在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任何不适症状。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根据肝功能损害的程度调整剂量。轻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将剂量减至200毫克,重度肝功能不全患者应避免使用尼拉帕利。肾功能不全患者通常无需调整剂量,但在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应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
尼拉帕利与其他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例如,CYP3A4强抑制剂(如酮康唑)可能增加尼拉帕利的血药浓度,而CYP3A4强诱导剂(如利福平)可能降低其血药浓度。因此,患者在使用尼拉帕利时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尼拉帕利在中国已上市,并进入医保目录。市面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购买该药,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孟加拉珠峰版本的价格约为190美元一盒,中国在鼎医药版本的价格约为192美元一盒。购买时应注意甄别药品真伪,检查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尼拉帕利应储存在室温下,避免潮湿和直射阳光。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