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米替尼(达伯坦)是一种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伴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该药物通过抑制FGFR信号通路,有效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佩米替尼的功效作用及其适应症,并提供用药注意事项。
佩米替尼(达伯坦)是一种强效的选择性FGFR1/2/3抑制剂,主要通过阻断FGFR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FGF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在多种癌症中起着关键作用,尤其是胆管癌。佩米替尼通过抑制这一通路,可以有效地减缓或阻止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佩米替尼的主要适应症是治疗成人患者,特别是那些已经接受过系统性药物治疗且伴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这类患者通常病情较重,传统治疗方法效果有限,佩米替尼为其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临床研究表明,佩米替尼在这些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能够延长无进展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2022年4月6日,达伯坦(佩米替尼片)在中国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患者。FIGHT-101研究结果显示,佩米替尼在这些患者中的客观缓解率为35.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0个月,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佩米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腹泻、指甲问题、疲劳、恶心、便秘、口腔炎、腹痛、发热、关节痛和皮疹。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这些症状,并在出现严重不适时及时就医。例如,高磷血症可能导致软组织矿化、皮肤钙化等问题,需要定期监测血清磷酸盐水平,必要时采取低磷饮食或降磷治疗。
孕妇应避免使用佩米替尼,因为它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患者在使用佩米替尼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用药后一周内应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同时,男性患者也应在治疗期间及最后一次用药后一周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以防止对胚胎的潜在危害。
患者在使用佩米替尼期间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监测和预防眼毒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RPED)是佩米替尼可能引起的严重眼毒性之一,表现为视力模糊、视觉漂浮物或视光症等症状。建议在开始使用佩米替尼前进行一次全面的眼科检查,并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出现视觉症状时,应立即转诊进行眼科评估。
佩米替尼(达伯坦)作为一种高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为伴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嘱,注意副作用管理和定期监测,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