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佩米替尼(达伯坦)在中国市场的上市,标志着中国患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这一先进的靶向治疗药物。2022年4月6日,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正式批准佩米替尼片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成人患者。这不仅是国内首款获批的FGFR抑制剂,也为众多胆管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佩米替尼(达伯坦),化学名为pemigatinib,是一种选择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2020年4月17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率先批准了培米替尼的上市,用于治疗具有FGFR2融合或重排的胆管癌患者。随后,中国国家药监局也于2022年4月6日批准了该药物的上市,使其成为国内首款获批的FGFR抑制剂。
佩米替尼目前有多个版本在市面上销售。老挝卢修斯药厂生产的佩米替尼规格为4.5mg*14片,每盒售价124美元;巴拉圭博克龙药厂生产的佩米替尼规格为4.5mg*21粒,每盒售价391美元;香港版的佩米替尼规格为13.5mg*14片,每盒售价1392美元。不同版本的药物价格差异较大,患者在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经济条件和医疗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虽然佩米替尼已在中国上市,但目前尚未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患者需要自费购买该药物。患者可以通过医院药房或药店购买佩米替尼,如遇药物紧缺,可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进行购买。在购买过程中,务必注意药品的真伪和生产日期,避免购买到假药或过期药物。
佩米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系统性治疗,且经检测确认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的晚期、转移性或不可手术切除的胆管癌成人患者。在使用佩米替尼之前,患者需通过专业的基因检测确认是否存在FGFR2融合或重排。用法用量方面,通常推荐剂量为13.5mg,每日一次,连续服用14天后停药7天,21天为一个周期。具体剂量和用药方案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佩米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高磷血症、脱发、疲劳、腹泻、恶心、呕吐等。严重不良反应可能包括眼毒性、皮肤反应、肝功能异常等。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肝功能监测,如有不适应及时就医。对于有眼部疾病史的患者,应特别注意眼部症状的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在使用佩米替尼的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通过合理的饮食、生活习惯和心理调适,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佩米替尼带来的副作用,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