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氘可来昔替尼(颂狄多)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主要用于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该药物通过抑制酪氨酸激酶2(TYK2)的活性,从而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皮肤病变。本文将详细介绍氘可来昔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氘可来昔替尼适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年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该药物通过选择性抑制TYK2,减少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氘可来昔替尼通过特异性抑制TYK2,阻止JAK-STAT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产生。这有助于减轻皮肤红斑、鳞屑和瘙痒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多项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氘可来昔替尼在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患者在使用该药物后,皮损清除率显著提高,症状明显改善。此外,该药物的绝对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99%,中位Tmax为2至3小时,确保了药物的有效吸收和快速起效。
氘可来昔替尼的推荐剂量为6mg,每日一次。口服,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请勿压碎、切割或咀嚼片剂。在使用本品治疗前,应评估患者是否存在活动性和潜伏性结核感染。若呈阳性,使用本品治疗前应开始抗结核治疗。应根据现行免疫接种指南完成免疫接种。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孕妇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建议哺乳期妇女在使用氘可来昔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剂量后1周内不要母乳喂养。
老年人: 老年人需根据医生的建议用药。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成人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氘可来昔替尼有效性的总体差异,但与年轻成人患者相比,老年患者总体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儿科患者: 氘可来昔替尼在儿科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得到证实,儿科患者用药需要谨慎。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是上呼吸道感染、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单纯疱疹、口腔溃疡、毛囊炎和痤疮。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管性水肿等超敏反应。如果出现具有临床意义的过敏反应,应采取适当的治疗并停用氘可来昔替尼。
在接受氘可来昔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有横纹肌溶解的病例报告,导致氘可来昔替尼剂量中断或停止。与安慰剂治疗相比,氘可来昔替尼治疗与无症状肌酸磷酸激酶(CPK)升高和横纹肌溶解的发生率增加有关。如果CPK水平明显升高或诊断或怀疑患有肌病,则停用氘可来昔替尼。指导患者及时报告任何原因不明的肌肉疼痛、触痛或无力,特别是伴有不适或发烧。
氘可来昔替尼应储存在20℃至25℃的室温下,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氘可来昔替尼,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氘可来昔替尼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
氘可来昔替尼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氘可来昔替尼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氘可来昔替尼(颂狄多)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