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瑞普替尼(Repotrecti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小分子、多靶点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主要用于治疗携带特定基因变异的晚期实体瘤,尤其是那些对现有治疗手段不再响应的患者。本文将详细说明瑞普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瑞普替尼主要针对ALK、ROS1和NTRK等多个靶点,通过抑制这些基因的异常活性,达到缓解疼痛、抗肿瘤的效果。它特别适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瑞普替尼能够有效地穿透细胞膜,与靶点结合,阻止异常信号的传递,从而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根据临床试验数据,瑞普替尼在治疗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许多患者在接受瑞普替尼治疗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生存期得到延长。此外,瑞普替尼还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大多数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治疗周期。
瑞普替尼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此外,瑞普替尼还可能用于其他携带ALK、ROS1和NTRK基因突变的实体瘤,但具体应用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和批准。
瑞普替尼于2023年11月15日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2024年5月11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也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批准瑞普替尼胶囊(商品名:奥凯乐/AUGTYRO)上市。
瑞普替尼的推荐剂量为160mg,每天口服一次,持续14天,然后增加到160mg,每日两次,并持续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患者应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服用药物,无论是饭前还是饭后。如果错过了一次剂量,应尽快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跳过漏服的剂量,继续按常规时间服用。
瑞普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20%)包括头晕、味觉障碍、周围神经病变、便秘、呼吸困难、共济失调、疲劳、认知障碍和肌无力。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疹、腹泻和转氨酶升高等症状。如果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应及时联系医生。
对于老年患者(65岁以上),与年轻患者相比,没有临床意义的差异。肾功能损害严重或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和透析患者尚未确定瑞普替尼的推荐剂量。轻度或中度肾功能损害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对于中度或重度肝损伤的患者,尚未确定瑞普替尼的推荐剂量,轻度肝损伤的患者也不建议进行剂量调整。
瑞普替尼可能会与强效和中度CYP3A抑制剂、P-gp抑制剂、强效和中度CYP3A诱导剂、某些CYP3A4底物以及避孕药发生相互作用。患者在使用瑞普替尼期间应避免同时使用这些药物,或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孕妇应被告知瑞普替尼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在美国普通人群中,临床公认的妊娠中发生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的背景风险估计分别为2%至4%和15%至20%。哺乳期女性在瑞普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10天内应停止母乳喂养,以避免对婴儿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有生殖潜力的女性在开始瑞普替尼治疗前应进行妊娠测试。建议这些女性在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2个月内使用有效的非激素避孕措施。男性患者在使用瑞普替尼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4个月内也应使用有效的避孕方法。
瑞普替尼是一种高效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剂量和用药时间,遵循医嘱,定期监测身体状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希望本文能为患者提供全面、准确的用药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