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仑伐替尼(Lenvima)是一种口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由日本卫材制药(Eisai)公司开发。该药物通过精准抑制多种与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相关的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等,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同时切断肿瘤的营养供应。仑伐替尼在多种癌症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已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重要药物之一。
仑伐替尼最初于2015年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局部复发或转移、进行性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这类癌症患者通常对传统治疗方法反应不佳,而仑伐替尼的出现为他们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仑伐替尼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仑伐替尼还被批准与依维莫司联合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此外,仑伐替尼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使用,可用于治疗之前接受系统治疗后疾病进展且不适合手术治疗或放疗的晚期非微卫星高度不稳定型或错配修复缺陷的晚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这一组合疗法显示了良好的协同效应,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仑伐替尼在肝细胞癌治疗中也表现出色。它被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治疗的不可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仑伐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常报告高血压现象,这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在接受仑伐替尼治疗前,患者的血压应得到良好控制。已知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在治疗前接受稳定剂量的降压治疗至少一周。血压升高确诊后,应尽快开始降压药治疗。治疗期间,应在治疗第一周后监测血压,之后两个月内每两周监测一次,其后每月监测一次。
使用VEGF通路抑制剂(如仑伐替尼)可能会促进动脉瘤和/或动脉夹层的形成,尤其是对于有高血压或动脉瘤病史的患者。在开始使用仑伐替尼前,应仔细评估这些风险因素,并在必要时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蛋白尿的报告,通常发生在治疗早期。应定期监测尿蛋白。如果尿试纸法检测出蛋白尿≥2+,则可能需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使用仑伐替尼的患者中已有肾病综合征的报道,如果发生肾病综合征,应立即停用仑伐替尼。
临床试验中,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发生了严重的肿瘤相关出血,包括致死性出血事件。由于仑伐替尼可能导致肿瘤皱缩/坏死,进而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在治疗前应评估肿瘤对大血管的侵袭程度。肝硬化患者中应筛查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以降低出血风险。如果发生出血,可能需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
仑伐替尼治疗患者中已有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的报告。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并发症发生在有风险因素的患者中,如既往接受过手术或放疗的患者。如果发生胃肠穿孔或瘘管形成,可能需要暂停给药、调整剂量或停药。此外,仑伐替尼可能对伤口愈合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手术前后应谨慎使用。
在使用仑伐替尼期间,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建议患者定期监测血压、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应避免接种活疫苗,以减少感染风险。在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食物,保持营养均衡。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