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帕替尼(RINVOQ)是一种针对多种炎症性疾病的药物,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非影像学中轴性脊柱炎、特应性皮炎、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等疾病。然而,像所有药物一样,乌帕替尼也有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及其管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安全和疗效至关重要。
乌帕替尼在不同疾病中的不良反应有所不同,以下是其在不同适应症中的主要不良反应。
在这些疾病中,乌帕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带状疱疹、单纯疱疹、支气管炎、恶心、咳嗽、发热、痤疮和头痛。这些反应通常较轻,但若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就医。
特应性皮炎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1%)包括上呼吸道感染、痤疮、单纯疱疹、头痛、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咳嗽、过敏、毛囊炎、恶心、腹痛、发热、体重增加、带状疱疹、流感、疲劳、中性粒细胞减少、肌痛和流感样疾病。其中,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和中性粒细胞减少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它们可能预示着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乌帕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5%)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血肌酸磷酸激酶升高、痤疮、中性粒细胞减少、肝酶升高和皮疹。肝酶升高是一个重要的指标,提示可能存在肝脏功能受损,需要密切监测。
克罗恩病患者使用乌帕替尼时,最常见的不良反应(≥5%)包括上呼吸道感染、贫血、发热、痤疮、带状疱疹和头痛。贫血是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它可能影响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以上不良反应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轻微和可控的,但患者应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出现任何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
正确使用乌帕替尼并注意相关事项,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乌帕替尼与强 CYP3A4诱导剂(如利福平)合用时,药物暴露量会减少,从而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下降。因此,不建议乌帕替尼与这些药物同时使用。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期间,应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便医生进行合理的药物调整。
患者在使用乌帕替尼期间,应定期监测血液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水平。对于低血红蛋白水平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或中断乌帕替尼治疗。此外,开始治疗后约12周应评估血脂参数,并根据高脂血症临床指南进行后续评估和管理。
乌帕替尼治疗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甚至致命的感染。因此,对于活动性严重感染的患者,应避免使用乌帕替尼。在使用乌帕替尼期间,患者应密切监测感染的体征和症状,如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若出现严重感染或机会性感染,应及时中断乌帕替尼治疗,待感染得到控制后再考虑是否恢复用药。
在接受乌帕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避免使用活疫苗。在开始治疗前,建议患者按照现行免疫指南进行所有必要的免疫接种,包括预防性水痘带状疱疹或带状疱疹疫苗接种。这有助于减少因疫苗引起的潜在风险。
通过遵循上述注意事项,患者可以在使用乌帕替尼时更好地管理不良反应,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