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培米替尼(Pemigatinib)是一种用于治疗特定类型的晚期胆管癌以及髓系/淋巴系肿瘤的靶向药物。虽然它在临床上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但同时也伴随一些不良反应。了解这些不良反应及其管理方法,对于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至关重要。
在使用培米替尼治疗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20%)包括高磷血症、脱发、腹泻、指甲毒性、疲劳、吞咽困难、恶心、便秘、口炎、干眼、口干、食欲下降、呕吐、关节痛、腹痛、低磷血症、背痛和皮肤干燥。这些不良反应多数为轻至中度,但有时也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医疗干预。
培米替尼的严重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肝毒性、出血、眼部症状和胚胎-胎儿毒性。其中,肝毒性和出血是最值得关注的两个方面。
肝毒性是培米替尼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严重不良反应之一。患者在用药前以及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如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一旦发现肝功能异常,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培米替尼可能导致出血,尤其是与康奈非尼联合使用时。轻度出血如鼻衄或皮肤瘀斑可以通过观察处理,但严重出血如消化道出血或颅内出血需要立即就医。医生会根据出血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
患者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干眼、结膜炎等眼部症状。这些症状可能是药物对眼部组织的影响所致。患者应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并在出现任何眼部不适时及时告知医生。
根据动物研究结果,培米替尼在给孕妇服用时可能会对胎儿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女性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最后一次给药后的至少 30 天内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并告知医生自己可能怀孕的情况。
在使用培米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患者前,应采用验证过的检测方法确定患者存在 FGFR2 融合或重排。只有经医院或实验室基因检测判断为携带有 FGFR2 融合或重排的患者才能接受培米替尼治疗。建议在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指定的医院或实验室使用研究性伴随诊断检测方法对患者的 FGFR2 基因状态进行检测。
培米替尼的推荐剂量为 13.5 毫克,每日一次口服给药,连续服用 14 天,随后停药 7 天,每 21 天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建议在服药日大约同一时间段服药,本品可空腹或随餐口服。须整片吞服,请勿压碎、咀嚼、切开或溶解药片后服用。如果漏服时间超过 4 小时或更久的时间,或服药后出现呕吐,当日无需补服,于下一次服药时间服用处方剂量的药物即可。
如果患者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进行剂量调整或暂停用药。医生会根据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决定是否暂停用药、减少剂量或永久停药。定期监测患者的肝功能、血液学参数和眼部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在使用培米替尼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油腻、辛辣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抵抗力。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监测肝功能、血液学参数和眼部情况。如有任何不适,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持与医生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治疗过程中的任何变化。
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患者可能会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建议患者寻求家人、朋友和专业心理咨询师的支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挑战。
免费咨询电话
400-155-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