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拉帕利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抗癌药物,已经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自2018年8月22日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奥拉帕利为国内的卵巢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详细介绍奥拉帕利的上市情况、作用机制以及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奥拉帕利(Olaparib)是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发的一种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最初于2014年12月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批准,随后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也于2015年批准了其用于治疗BRCA突变的晚期卵巢癌。得益于国内临床急需新药加速审批政策,奥拉帕利于2018年8月22日正式获批进入中国市场,填补了国内卵巢癌靶向治疗领域近30年的空白。
奥拉帕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胞内一种名为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的酶,来增强癌细胞对DNA损伤的敏感性。PARP主要负责修复DNA单链断裂,而奥拉帕利的抑制作用使得这些损伤无法得到及时修复,从而导致癌细胞死亡。STUDY19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在铂敏感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中,服用奥拉帕利对比安慰剂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结果显示,奥拉帕利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且总体耐受性良好。
自奥拉帕利在国内上市以来,其市场表现十分亮眼。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2022年奥拉帕利在全球销售额达到26.38亿美元,其中在中国市场的销售额同比增长了18.5%,突破10亿美元大关,显示出明显的市场扩张趋势。目前,患者朋友已经可以在国内各大医院和药店购买到奥拉帕利片。
奥拉帕利的推荐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300毫克(两片150毫克的片剂)。患者应在饭前或饭后至少2小时服用,避免与食物同服,以提高药物的吸收率。如果患者漏服一次剂量,应在发现时立即补服,但如果接近下一次服药时间,则无需补服,按原计划继续服用即可。
奥拉帕利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疲劳、贫血等。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血红蛋白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如果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或肝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以减少不良反应。
在服用奥拉帕利期间,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睡眠。建议患者多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避免高脂肪和高糖的食物。此外,患者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环境,如二手烟、重金属等,以降低对身体的额外负担。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