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美替尼(Trametinib)是一种重要的抗肿瘤药物,由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 GSK)公司开发,于2013年5月29日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物主要作用于丝裂原活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MEK 1/2),用于治疗晚期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本文将详细介绍曲美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
曲美替尼是一种MEK 1/2抑制剂,通过阻断RAS-RAF-MEK-ER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步骤,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这一机制特别适用于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黑色素瘤患者,因为这类突变会导致MEK信号通路过度激活,促进肿瘤发展。曲美替尼与达拉非尼(Dabrafenib)联合使用时,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更有效地控制病情。
曲美替尼主要用于治疗晚期或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尤其是具有BRAF V600E突变的患者。此外,它还被批准与达拉非尼联合用于治疗6岁及以上的BRAF V600E突变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实体瘤的成人和儿童患者。这些患者通常在既往治疗后出现进展,并且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
曲美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皮疹、瘙痒、腹泻、疲劳、恶心和呕吐等。较为严重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心律失常、肺栓塞、高血压、肝功能异常和眼部问题。在老年患者中,外周水肿和厌食的发生率较高。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为了保证药物的最佳吸收,患者应在餐前至少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曲美替尼。高脂肪高热量的饮食会显著降低药物的吸收,因此应避免与食物同时服用。此外,如果漏服了一剂,应在下一剂正常时间继续服用,不应加倍补服。
曲美替尼主要通过水解酶(如羧酸酯酶)介导的脱乙酰作用进行代谢,其药代动力学可能因代谢性相互作用而受到其他药物的影响。曲美替尼是外排性转运蛋白P-gp的底物,因此应谨慎合用强效P-gp抑制剂(如维拉帕米、环孢菌素、利托那韦、奎尼丁和伊曲康唑)。这些药物可能导致曲美替尼的血药浓度升高,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对于肝损伤患者,由于曲美替尼主要通过代谢和胆汁排泄,中度至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应慎用。轻度和中度肾功能损害对曲美替尼的药代动力学影响不大,但仍需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特别是75岁及以上)的安全性数据有限,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避免使用曲美替尼,因为它可能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伤害。
曲美替尼应避光、密闭保存在2-8°C的环境中。存放在原始包装中,保持药瓶紧闭,不要去除干燥剂。一旦打开药瓶,可以在不超过30°C的环境下存放30天。药物的有效期为24个月,过期后不应再使用。
患者在使用曲美替尼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肺部状况的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者的安全和疗效。
通过详细了解曲美替尼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副作用,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治疗过程,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医生的指导,定期监测身体状况,确保安全用药。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