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立达(阿昔替尼片)是一种针对晚期肾细胞癌(RCC)的靶向治疗药物,由世界知名制药公司辉瑞(Pfizer)研发。该药物主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成人患者。英立达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目的。本文将详细介绍英立达的作用与功效、用法用量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英立达(阿昔替尼片)是一种口服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VEGFR-2 和 VEGFR-3)的活性,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此外,英立达还能抑制其他相关的酪氨酸激酶,如 PDGFRβ 和 KIT,进一步增强其抗肿瘤效果。
多项临床试验表明,英立达在治疗晚期肾细胞癌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疗效。一项关键的 III 期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相比,使用英立达治疗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延长,达到了 4.8 个月,而安慰剂组仅为 1.9 个月。此外,英立达还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OS),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英立达适用于既往接受过一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细胞因子治疗失败的进展期肾细胞癌成人患者。在临床实践中,英立达通常与其他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等)联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英立达作为一种高效且针对性强的靶向治疗药物,为晚期肾细胞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英立达的推荐起始剂量为每次 5 毫克,每日两次(间隔约 12 小时),口服,可与食物同服或空腹服用。患者应持续治疗,直到观察到临床获益或出现无法耐受的毒性反应。对于能够耐受初始剂量且未出现 2 级以上不良反应的患者,可以考虑增加剂量。剂量递增的步骤如下:
如果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减量,可以从 5 毫克每日两次减少至 3 毫克每日两次,必要时进一步减少至 2 毫克每日两次。如果患者漏服一次剂量,不应补服,而是按照常规时间服用下一次剂量。
英立达的常见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
- 腹泻
- 高血压
- 疲劳
- 食欲减退
- 恶心
- 发声困难
- 手足综合征
- 体重减轻
- 呕吐
- 乏力
- 便秘
这些副作用通常在治疗初期较为明显,随着治疗的进行可能会逐渐减轻。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副作用,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除上述常见副作用外,英立达还可能导致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
- 肝功能异常
- 蛋白尿
- 心脏问题(如 QTc 间期延长、心肌病)
- 出血
- 高血压危象
- 血栓形成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任何严重副作用,应立即停药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停用英立达。
在使用英立达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
英立达是一种高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监测各项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