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洛替尼(Momelotinib、OJJAARA)作为一种靶向治疗药物,用于特定类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然而,像所有药物一样,莫洛替尼也可能带来一系列副作用,了解这些副作用有助于更好地管理治疗过程。本文将详细介绍莫洛替尼的常见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并提供一些用药注意事项。
莫洛替尼可引起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在临床试验中,20%的患者出现了新的或加重的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此外,8%的患者在基线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的情况下接受了莫洛替尼治疗。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也是常见的副作用之一。这些血液学异常可能导致患者更容易受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的影响。
接受莫洛替尼治疗的患者中,13%发生了严重(包括致命)感染,这些感染包括细菌和病毒感染,甚至包括COVID-19。38%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程度的感染。因此,医生在开始莫洛替尼治疗前应评估患者是否有活动性感染,并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感染体征和症状,及时给予适当的治疗。
莫洛替尼可能引起肝毒性,特别是在那些已经存在肝病的患者中。患者在开始治疗前应进行肝功能检查,治疗期间的前6个月内每月进行一次监测,之后根据临床需要定期监测。如果患者出现无法控制的急性和慢性肝病,应延迟治疗,直到病因明确并得到适当处理。
孕妇使用莫洛替尼的安全性尚未充分确定。动物实验显示,莫洛替尼在低于预期暴露量时可能导致胚胎-胎儿毒性。因此,除非母亲的预期受益明显超过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否则不建议孕妇使用莫洛替尼。哺乳期妇女也应避免使用莫洛替尼,因为目前尚不清楚该药物是否通过母乳排泄。
在多项临床研究中,约75%的患者年龄在65岁及以上,29%的患者年龄在75岁及以上。莫洛替尼在老年人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年轻成人患者相当。然而,老年人通常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因此在使用莫洛替尼时应更加谨慎,密切监测其身体状况。
对于严重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C级)的患者,推荐的起始剂量为150毫克,每日一次。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Child-Pugh A或B级)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期监测肝功能,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莫洛替尼是有机阴离子转运多肽(OATP)1B1/B3的底物。与OATP1B1/B3抑制剂合用可能会增加莫洛替尼的最大浓度(Cmax)和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从而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医生在开具莫洛替尼处方时应避免与这些抑制剂同时使用,并密切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
通过详细了解莫洛替尼的副作用及其管理方法,以及注意用药过程中的各种细节,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