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唑替尼是一种针对特定类型癌症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适用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和ROS1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本文将详细介绍克唑替尼的作用机制、功效以及价格,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药物。
克唑替尼通过抑制细胞内的ALK和c-Met激酶的磷酸化,从而控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研究表明,克唑替尼对于具有复杂ALK基因融合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特别有效。这种作用机制使得克唑替尼能够精准地针对肿瘤细胞,减少对正常细胞的副作用。
克唑替尼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ALK阳性和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多项研究表明,克唑替尼能够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如癌胚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21-1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这不仅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还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克唑替尼的价格因地区和销售渠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美国,克唑替尼的市场价通常在每瓶(30粒,250mg/粒)13,000美元左右。这一价格可能会随着药品供应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而波动,建议患者在购买前咨询专业的医疗人员或药品供应商,以获取最新的价格信息。
克唑替尼的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两次,直至疾病进展或患者无法耐受。对于无需透析的严重肾损害(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患者,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克唑替尼,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切勿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程度为3级或4级的不良事件,需一次或多次减少剂量。具体调整方法如下:第一次减少剂量:口服200mg,每日两次;第二次减少剂量:口服250mg,每日一次。如果每日一次口服250mg克唑替尼胶囊仍无法耐受,则应永久停服。
对于轻度肝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克唑替尼的起始剂量。中度肝损害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为200mg,每日两次;重度肝损害患者的推荐起始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对于轻度和中度肾损害患者,也不需要进行起始剂量调整。严重肾损害患者(肌酐清除率<30ml/分钟)的推荐剂量为250mg,每日一次。
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可以增强疗效或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因此,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期间,应避免私自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以免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如有需要联合用药,应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克唑替尼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特定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方面表现出色。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注意剂量调整和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以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