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在中国市场上已经广泛供应,不仅在各大医院有售,而且还有多种渠道可以购买到这种重要的抗癌药物。自2017年8月24日伊布替尼正式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它已经在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下,进入了医保目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伊布替尼已经被中国许多知名的大医院采用,例如上海市中山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这些医院不仅是治疗癌症的重要场所,也是伊布替尼的主要供应点。患者可以在这些医院通过医生的处方直接购买到伊布替尼。
除了医院渠道,一些大型药品转运企业和代理商也在国外采购伊布替尼,并通过代理或进口的方式在国内销售。这些渠道通常可以提供更加灵活的购买方式,适合那些需要紧急用药的患者。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相关代理商的信息,联系并咨询购买事宜。
随着互联网医疗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线上平台也开始销售伊布替尼。例如,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等电商平台,患者可以在线下单,药品会直接快递到家。这种便捷的购买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购药效率。
伊布替尼的正确贮存方法对于保证药品的质量至关重要。首先,伊布替尼需要遮光、密封并在干燥处保存。胶囊剂应储存在室温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应保留在原包装中直到分配。片剂同样需要保存在原包装中,室温为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的温度中。口服混悬液则需要保存在2°C至25°C,不要冷冻。如果纸箱封条破损或缺失,请勿使用。首次开瓶后60天内未使用的伊布替尼口服混悬液应丢弃。
伊布替尼与强CYP3A诱导剂合用可能会降低伊布替尼的浓度,从而影响药效。因此,患者在使用伊布替尼时应避免与强效CYP3A诱导剂同时给药。常见的强CYP3A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圣约翰草等。如有需要使用这些药物,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用药方案。
孕妇在使用伊布替尼时需特别谨慎,因为根据动物研究发现,伊布替尼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目前尚无关于孕妇使用伊布替尼的可用数据,以告知与药物相关的重大出生缺陷和流产风险。因此,医生需提醒孕妇注意对胎儿的潜在风险。建议有生育潜力的女性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服药后1个月内采取有效避孕措施。
哺乳期女性在使用伊布替尼时也需谨慎,目前尚无关于伊布替尼或其代谢物在母乳中的存在,以及对母乳喂养儿童的影响或对产奶量的影响的信息。由于母乳喂养的孩子可能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建议妇女在使用伊布替尼治疗期间和最后一次给药后1周内不要母乳喂养。
对于老年人,虽然在老年患者和年轻患者之间没有观察到治疗效果的总体差异,但仍需密切关注老年人的用药反应,尤其是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成年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应避免使用伊布替尼。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使用伊布替尼时,应减少推荐剂量,并更频繁地监测患者使用伊布替尼的不良反应。
伊布替尼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患者应密切监测并及时就医。对于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腹泻、疲劳、肌肉骨骼疼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贫血、瘀伤和恶心。对于成人或儿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疲劳、贫血、瘀伤、腹泻、血小板减少、肌肉骨骼疼痛、发热、肌肉痉挛、口腔炎、出血、恶心、腹痛、肺炎和头痛。
当出现任何新发或加重的2级心力衰竭、≥3级非血液学毒性、≥3级伴感染或发热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或者4级血液学毒性时,应立即中断伊布替尼治疗。待毒性症状消退至1级或基线水平后,按医生推荐的剂量重新开始治疗。
此外,患者在手术前后应根据手术类型和出血风险,考虑在术前和术后至少3-7天内保留伊布替尼的益处和风险。对于机会性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应考虑根据护理标准进行预防。医生应注意监测和评估患者的发热和感染情况,并给予适当治疗。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以确保伊布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首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整体免疫力。其次,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烟草、酒精和其他有害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对身体造成额外的负担,影响药物的疗效。
最后,定期复查和随访是确保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通过上述措施,患者可以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伊布替尼,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最终达到更好的治疗目的。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