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莫洛替尼(Momelotinib)是一种新型的口服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中或高危骨髓纤维化患者。骨髓纤维化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疾病,会导致骨髓内的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影响正常造血功能。莫洛替尼通过抑制JAK1、JAK2和ACVR1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和纤维化进程,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
莫洛替尼主要用于治疗中或高危骨髓纤维化,包括原发性骨髓纤维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以及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后骨髓纤维化。这些疾病通常伴有贫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莫洛替尼能够有效缓解贫血症状,减少脾肿大,并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莫洛替尼的主要成分是Momelotinib,这是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具有靶向作用。莫洛替尼的剂型包括100mg圆形片剂、150mg三角形片剂和200mg胶囊状片剂。这些片剂均为棕色,一面有下划线“M”,另一面标有不同的剂量数值。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服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用药。
目前,莫洛替尼尚未在中国上市,但市面上已有仿制药可供选择。例如,老挝卢修斯生产的莫洛替尼规格为100mg*30片,价格约为247美元一盒。患者可以通过正规的医疗服务机构购买,务必注意甄别药品真伪,避免购买到假药或劣药。
在开始使用莫洛替尼治疗之前,以及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包括血小板全血细胞计数(CBC)和肝脏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根据肝功能的严重程度调整莫洛替尼的剂量。轻度或中度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但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Child-Pugh Class C)的推荐起始剂量应降低至150mg,每日一次口服。如果患者出现无法控制的急性和慢性肝病,应暂停用药直至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治疗。
莫洛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出血、细菌感染、疲劳、头晕、腹泻和恶心。其中,血小板减少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是较为严重的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如果患者出现新的或加重的血小板减少症,应立即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此外,莫洛替尼还可能增加感染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并在出现任何不适时及时就医。
总的来说,莫洛替尼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骨髓纤维化的药物,但患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医嘱,定期进行检查,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