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是一种用于治疗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药物,它能帮助提高血小板计数,从而减少出血风险。然而,正确的用药方法对于保证药物疗效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服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为处方药,具体的用药剂量和用药疗程应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患者在就诊时,应详细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特殊过敏史、身体状况、基础疾病以及近期用药情况,以排除用药禁忌,减少用药风险,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品应空腹服用(餐前间隔1小时或餐后间隔2小时)。服用时,应在以下产品使用前间隔至少2小时或使用后间隔至少4小时,包括抗酸药、乳制品,或含有多价阳离子(如铝、钙、铁、镁、硒和锌)的矿物质补充剂。不得将本品碾碎后混入食物或液体服用。
对于患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成人和6岁及以上的儿童患者,初始剂量为50mg每日一次。东亚/东南亚血统或患有轻度至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少剂量至25mg每日一次。对于有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轻度、中度或重度肝受损(Child-Pugh A、B、C级)的患者,剂量也应减少至25mg每日一次。对于东亚/东南亚血统且有肝受损的患者(Child-Pugh A、B、C级),可以考虑将初始剂量减少至12.5mg每日一次。
剂量调整应基于血小板计数的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血小板计数通常在开始使用艾曲泊帕后1-2周内增加,在停止使用艾曲泊帕后1-2周内下降。不得为了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正常而使用本品。
在艾曲泊帕治疗过程中,应定期监测临床血液学并进行肝功能检查。患者用药后应根据血小板计数的反应进行个体化剂量调整。如果以医生规定的剂量治疗4周后,血小板计数仍未升高至足以避免临床严重出血的水平,应停止本品治疗。停药后应继续监测包括血小板计数在内的血常规,每周一次,至少4周。
艾曲泊帕乙醇胺片可能与多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吸收效果或增加副作用的发生率。例如,本品可与多价阳离子(如铁、钙、镁、铝、硒和锌)发生螯合作用,因此,应在抗酸药、乳制品和其他含有多价阳离子的药物(如矿物质补充剂)使用前间隔至少2小时或使用后间隔至少4小时服用,以避免螯合作用造成的本品吸收量显著减少。
与血脂调节药物(包括阿托伐他汀、氟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合用可能会增加发生副作用的风险,因此联合使用时,他汀类药物需减量,并应仔细监测药物的副作用。此外,应谨慎使用本品与OATP1B1和BCRP底物(如拓扑替康和氨甲蝶呤等)的联合用药。
肾损伤患者一般不需调整剂量,但由于使用本品治疗肾损伤的经验有限,因此肾损伤患者应谨慎使用并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肝损伤患者应慎用本品,若必须使用,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
儿童、青少年、老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有血栓栓塞风险等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必要时及时调整用药剂量。
艾曲泊帕应遮光、密封、在干燥处保存。温度控制方面,艾曲泊帕应在室温(25℃)保存,避免将药物暴露在极端高温或低温环境中,冷冻可能导致药物的结构和药效发生变化,影响其治疗效果。
选择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存放艾曲泊帕,防止药物受潮,湿度的变化也可能对艾曲泊帕的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储存时,要尽量避免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中切换,保持产品的质量。艾曲泊帕应远离阳光直射,光照可能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可以选择一个避光的地方存放药物,或使用不透明的容器保护药物免受光的影响。
艾曲泊帕应放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不要将药物与其他药物混合或转移,避免污染和损坏。定期检查药物包装的完整性,如有损坏应立即联系医生或药剂师,获取进一步的指导。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