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布替尼(商品名:亿珂,英文名:Ibrutinib)是一种靶向BTK的小分子抑制剂,广泛用于治疗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本文将详细介绍伊布替尼的说明书、医保政策、价格、疗效及副作用,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一药物。
伊布替尼由Pharmacyclics公司研发,于2013年11月首次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2017年,该药获得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在中国上市,并于2018年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目前,市场上有多款仿制药可供选择。
伊布替尼适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
伊布替尼的推荐剂量如下:
伊布替尼与强CYP3A诱导剂合用可降低伊布替尼浓度。因此,应避免与强效CYP3A诱导剂同时给药。常见的强CYP3A诱导剂包括利福平、圣约翰草等。
伊布替尼的常见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减少、腹泻、疲劳、肌肉骨骼疼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贫血、瘀伤和恶心。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全血细胞计数。对于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暂停治疗。
对于1岁至12岁以下的cGVHD患者,推荐剂量为240mg/㎡,每天一次,最高剂量为420mg。此外,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伊布替尼,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剂量。
伊布替尼应储存在原装容器中,密封保存。胶囊剂应储存于室温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片剂也应保存在室温20°C至25°C,允许短暂暴露于15°C至30°C。口服混悬液应保存在2°C至25°C,不要冷冻。首次开瓶后60天内未使用的伊布替尼口服混悬液应丢弃。
伊布替尼已纳入中国医保目录,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市场上的伊布替尼价格因生产厂家不同而有所差异:
伊布替尼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常见的副作用包括血小板减少、腹泻、疲劳、肌肉骨骼疼痛、中性粒细胞减少、皮疹、贫血、瘀伤和恶心。对于cGVHD患者,常见的副作用还包括疲劳、贫血、瘀伤、腹泻、血小板减少、肌肉骨骼疼痛、发热、肌肉痉挛、口腔炎、出血、恶心、腹痛、肺炎和头痛。
总的来说,伊布替尼是一种有效的靶向治疗药物,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管理和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伊布替尼,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治疗效果。
免费咨询电话
400-001-2811